摘要:2022年12月31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线上组织召开了由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大跨径提篮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施工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线上组织召开了由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大跨径提篮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施工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
评价委员会严格按照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行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及程序进行。 视频会议合影 评价会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凡超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桥梁分会副会长任自放和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欧阳效勇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导郝际平,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侯金龙,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牟廷敏,同济大学教授、博导肖汝诚担任委员。会议由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周瑜主持。 成果完成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玉、技术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彩霞、分公司总工魏华、项目总工马文辉、分公司总工办周妤莲等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玉 评价会上,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玉首先致辞,对本成果的背景及意义做了简要介绍,项目总工马文辉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该研究关键技术、创新点、成果及推广等方面内容。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完成单位的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该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课题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成果: 首次研发了可调节铰轴支座精确安装首节段拱肋施工技术,确保了首节段拱肋安装精度,解决了大跨度提篮拱桥拱肋高精度安装的技术难题。 首次研发了提篮拱桥“正吊正扣”施工技术,突破了传统提篮拱桥塔架结构和拱肋吊装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建立了适用于提篮拱扣索一次张拉施工优化计算方法,实现了扣索一次张拉到位、避免重复调索,缩短了安装工期,提高了主拱圈合龙精度。 课题研究成果已获得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形成省部级工法1项,发表论文6篇,参与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编制各1项,该研究成果已在南宁南过境线(吴圩机场至隆安段)高速公路沙尾左江特大桥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郝际平会长在最后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近些年在拱桥技术攻关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深入研究,这对推动钢桥建造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协会一直非常重视科技方面的工作,在促进行业进步和工程质量提升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性工作,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励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协会为了细化服务内容,于2019年成立了钢结构桥梁分会,目的也是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共同推动我国钢结构桥梁行业高质量发展。
沙尾左江特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