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钢结构网首页 -> 四川住建厅专家呼吁 公共建筑推广隔震技术 -> 内容
四川住建厅专家呼吁 公共建筑推广隔震技术
来源:建筑钢结构网  作者:  时间:2013-05-07   关键词:四川住建厅 公共建筑 隔震技术  

摘要:《83个“弹簧”,顶起芦山“楼坚强”》报道引起多方关注。其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能有效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更是关注焦点。成都商报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四川目前已有超过100栋建筑采用

《83个“弹簧”,顶起芦山“楼坚强”》报道引起多方关注。其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能有效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更是关注焦点。成都商报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四川目前已有超过100栋建筑采用了叠层橡胶隔震技术。
  但由于目前对隔震技术依然只是“鼓励采用”,推广受阻,省住建厅专家呼吁,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尽快纳入强制性设计使用范围。
  优点明显:能抗震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建筑物隔震减灾技术是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国家普遍应用的建筑抗震技术之一,也是成熟可靠适合四川地震多发实际的先进技术。这种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有效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比如,位于双流机场的民航西南空管局大楼,也是采用了隔震技术。据事后调查,在20日当日,早上的值班人员几乎没感觉到大楼晃动,保证了机场飞行空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这项技术有明显经济效益。采用隔震设计,其上部结构可以依照当地地震烈度建筑设计规范,降低一度至半度进行设计,可节约一定比例钢材和水泥。
  四川省住建厅一名专家介绍,正因隔震技术可有效提高抗震等级,还能节约工程造价,在上世纪末被当时的建设部列入重大科技成果。为此,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求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大力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新材料。其中,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成为重点鼓励应用的目标。目前,我国最高的隔震减震建筑广元市中心医院刚刚建成使用。汶川第二小学、映秀小学、映秀中学、映秀中心卫生院等公共建筑已建成。在成都本地,今年亮相的成都博物馆也是四川灾后重建单体建筑最大的隔震减震技术应用工程。
  推广遇阻:呼吁纳入强制推广
  虽然截至目前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总数四川已超过100栋,但这名专家认为,这个数量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上万个项目相比,还是太少了。隔震技术推广受阻原因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部分专家不支持;二是部分地方官员认识不足;三是政策推进力度不够;四是对设计人员的培训不够。
  今年3月19日,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通过《四川省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办法》,并拟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九条内容为“鼓励开展建筑抗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符合本地实际的减震、隔震结构、钢结构、装配结构、木结构等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推进抗震设防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发布建筑抗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适用范围和限制、禁止使用的技术”。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于新技术的应用都是鼓励,支持,所以在实际执行中,很难得到良好的实施效果。而芦山县人民医院的例子正是隔震技术急切需要纳入强制性推广的最佳案例。”这名专家说,应当通过立法,对公共建筑强制推广隔震技术。

下载附件:

模范表彰展风采 巾帼英姿绽芳华 | 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圆满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国家速滑馆组织召开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并对部分优秀的巾帼模范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模范表彰展风采 巾帼英姿绽芳华 | 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圆满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国家速滑馆组织召开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并对部分优秀的巾帼模范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南航北上“筑巢”——超大跨度飞机维修机库观摩圆满成功

为大力推进钢结构建筑技术应用与提升,展示国内钢结构建筑的最新技术、工艺成果,2018年11月27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筑钢结构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