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钢结构网首页 -> 中国第一高楼2012年将冲击400米 -> 内容
中国第一高楼2012年将冲击400米
来源:建筑钢结构网  作者:  时间:2012-01-04   关键词:冲击 第一 中心 大厦  

摘要:        经过三年的建设,在建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庞大地下结构工程提前完成,明年将冲刺400米高度。    作为未来上海“天际线”的巅峰...

        经过三年的建设,在建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庞大地下结构工程提前完成,明年将冲刺400米高度。
  
  作为未来上海“天际线”的巅峰,上海中心大厦正在以每7天一层的速度悄然拔起,日夜长高。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庆伟对记者说:“在楼体高度的背后,上海中心大厦在管理、施工中也在以创新为源泉,打造一个个‘无形’的新高度。”
  
  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上首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单体建筑。施工方法大胆创新。
  
  在人们看不见的地下,上海中心大厦裙房地下室的“逆作法”施工正同步展开:先建地板并留好出土口,然后像“蚂蚁搬家”那样,从0米层向地下开挖,把地下的土一点点运出。这是迄今为止上海开挖面积最大、开挖深度最深、挖土方量最大的超高层建筑裙房地下室工程。
  
  同样,主楼的地下空间也在挑战极限:在基坑里深31米的巨大空间里,一根水平方向的支撑都没有使用,全部采用环梁支撑,5个直径为120米的钢筋混凝土“圆箍”,牢牢地撑起主楼地下部分的“铜墙铁壁”。这种做法,不但避免了直接爆破,还挡住四周的土体滑落,保护周边建筑的地基安全。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平说,采用这些创新的施工方法,主要是考虑到工地身处陆家嘴成熟商务地区,周围高楼林立,“我们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项在国内领先全程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管理方式的工程,它打破了建筑设计、建造、施工和运营之间的传统隔阂。
  
  从造型上看,上海中心大厦螺旋向上并加以适当收分。如此复杂的空间关系,若是照着平面施工图纸来建造,难免因为思考盲区而出现误差。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钢结构总监杨志强告诉记者:“迄今为止,上海中心已经安装使用了近4万吨钢材,没有1吨需要返工。”
  
  这主要得益于上海中心大厦采用的先进的三维数字建筑模型系统,不但能够完整摸拟建造过程,甚至可以精确地给每一根钢结构件打上三维坐标。据悉,目前正在建设的一个半径90米的桁架层,按照传统做法,仅预拼装就需要3个月的时间,现在不仅在计算机上模拟完成,还能检测哪些地方可能会有“结构碰撞”,提前“预警”。
  
  上海中心大厦建成后将是一座可容纳5万人的超级“垂直城市”,对陆家嘴地区功能建设的辐射作用将大大增强。在做好自身工程建设的同时,上海中心大厦还将为小陆家嘴地区功能的配套完善提供支撑。
  
  借助于上海中心的建设,在地下工程中,上海中心对接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国金中心,以及地铁2号线、14号线。这样,位于小陆家嘴的3座超高层建筑以及国金中心共4幢建筑,将可在地下实现互联互通,弥补早期规划的不足。
  
  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632米,建成后将超过高4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新地标。目前,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核心筒高度已突破228米,开始向48层以上高度攀升。(互联网)

下载附件:

模范表彰展风采 巾帼英姿绽芳华 | 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圆满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国家速滑馆组织召开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并对部分优秀的巾帼模范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模范表彰展风采 巾帼英姿绽芳华 | 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圆满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国家速滑馆组织召开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并对部分优秀的巾帼模范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南航北上“筑巢”——超大跨度飞机维修机库观摩圆满成功

为大力推进钢结构建筑技术应用与提升,展示国内钢结构建筑的最新技术、工艺成果,2018年11月27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筑钢结构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