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钢结构网首页 -> 世博外墙外保温技术及材料应用 -> 内容
世博外墙外保温技术及材料应用
来源:建筑钢结构网  作者:  时间:2010-05-18   关键词:世博 外墙 材料  

摘要:目前国内外建筑节能墙体主要采用保温隔热技术节能,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大体分为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种形式。外保温方式薄弱环节少,热工效率高,不占室内空间。对保护结构有利,既适用于新建房屋,更适合既有建筑节能

目前国内外建筑节能墙体主要采用保温隔热技术节能,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大体分为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种形式。外保温方式薄弱环节少,热工效率高,不占室内空间。对保护结构有利,既适用于新建房屋,更适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世博会场馆建设过程,考虑采用新颖的绿色生态外保温体系,如ASLOC板(挤塑成型水泥预制板)、Hi-part外保温体系,?林外墙外保温技术等。

  绿色生态外保温体系

  ASLOC板以水泥、硅酸盐以及纤维质为主要原料,经挤塑成型工艺成为中空型的条板状制件,然后通过高温高压的蒸汽养护,最终成型为水泥预制板构件,是一种集成技术的体现。ASLOC板的比重为1.9,厚度为6厘米,重度为每平方米60~70千克,比一般的预制混凝土制品轻许多,但是其抗弯强度是混凝土的5倍,抗压强度达到了混凝土的2倍。由于ASLOC板属中空结构,板材重量轻,空腔中可进行水流循环,从而带走热量,本身的传热系数很低,可以起到控温降温的作用。同时,ASLOC板因其低于16%%的吸水率,材料本身不需要特殊的外加防水处理,并具有优异的抗冻融性。另外,ASLOC板还是一种不燃材料且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

  Hi-part外保温体系是由增强纤维水泥板和挤塑成型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板组合而成的复合体系,主要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墙面上构成墙体外保温层。该体系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而且适用于改建工程。其构成的保温层具有厚度薄重量轻、施工简便效率高、外表平整美观的特点。在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外侧设置保温材料,夏季可以有效阻止混凝土的传热作用,并且可彻底解决室内墙面的结露问题,从而提高居住性能,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体系中的保温材料不含甲醛、不破坏臭氧层,是环保型绿色保温材料。

  ?林外墙外保温技术可准确无误地控制隔热保温层的厚度和导热系数,施工无偏差,确保技术要求的隔热保温效果。还可使用苯板(EPS)雕刻的线条装饰美化建筑物,也可使用彩色装饰砂浆给建筑物增添永不褪色的色彩。

  新型材料的应用

  世博会道路建设中采用新型的渗透性路基材料可带走地表热量。而目前混凝土或沥青路面需通过洒水降温,水吸收热量后蒸发,仅降低地表温度,行人却感到热气逼人。这些路基材料有胶彩石地坪、生态混凝土等。

  和人一样,树木也要“喝水”、呼吸,然而城区面积有限,人行道更是局促,行道树不可能拥有足够大的地槽作为根部给养的“窗口”。胶彩石地坪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类路面的耐压力与透水性结合的难题。胶彩石地坪用特殊树脂制成的胶水和广泰石均匀搅拌、压制成型,集高强度与透气性于一体,成为新型地坪材料中的“明星”。

  据检测,这种胶彩石地坪的强度可与同等大小的大理石“匹敌”,而透气性、渗水性远远高于大理石、水泥地。雨水得以迅速渗入土壤,既补给了树根,涵养了地下水,又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更关键的是,随着雨水或是人工洒水渗入土壤,热量也随之带走,达到控温降温的目的。该新型材料散热较快,无辐射,长时间泡于水中强度不折减,地坪使用寿命可长达50年。

  塑木复合材料是利用PP、PE、PVC等树脂或回收的废旧塑料与锯木、秸秆、稻壳、玉米杆等废弃物制成的天然纤维,通过专用设备应用科学的工艺配方进行配混,挤出造粒,进一步挤出型材、板材或注塑制成小型制件。

  塑木复合材料制品兼备木材和塑料的双重属性,经高分子改进技术后,具有材料密度高、强度高、清洁、美观的特点,反射系数接近0.5,吸热系数较小,使用寿命是普通木制品产品的10倍,且百分之百可回收再利用。同时,它耐酸碱腐蚀、不吸水、没有虫蛀、不长真菌、不繁殖细菌,可露天使用。二次加工性好,可以锯、钉、钻、刨、表面免刷漆,产品形状、尺寸可进行调整。

下载附件:

模范表彰展风采 巾帼英姿绽芳华 | 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圆满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国家速滑馆组织召开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并对部分优秀的巾帼模范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模范表彰展风采 巾帼英姿绽芳华 | 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圆满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国家速滑馆组织召开建筑钢结构行业巾帼模范代表座谈交流会并对部分优秀的巾帼模范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南航北上“筑巢”——超大跨度飞机维修机库观摩圆满成功

为大力推进钢结构建筑技术应用与提升,展示国内钢结构建筑的最新技术、工艺成果,2018年11月27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筑钢结构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